萬事達卡洞察:2025,中國經濟篤定前行
亞太大多經濟體GDP將呈小幅增長
消費者預計將加大旅游、大額商品和體驗等非必需消費支出
北京2025年2月12日 /美通社/ -- 近日,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正式發布2025年度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亞太地區將延續2024年的經濟增長勢頭,而通脹放緩和利率下降則將有助緩解廣大消費者的經濟壓力。整體而言,亞太地區經濟增長將與全球趨勢相吻合,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計為3.2%(2024年為3.1%)。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指出,隨著消費者經濟壓力的減輕,亞太地區勞動力市場將日趨火熱;水漲船高的工資水平,則將進而拉動消費支出,尤其是大額商品等非必需消費出現增長。眼下,被壓抑的體驗式消費需求已部分得到釋放,消費者為美好體驗買單的意愿仍持續強烈,例如觀看大型演唱會、參加大型活動等。總體而言,隨著日本、中國等東北亞國家的出境游持續恢復,亞太地區旅游業預計將在2025年保持穩健增長。
萬事達卡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馬德威(David Mann)表示:"如果說2024年是‘回歸常態'的一年,那么2025年則將是‘常態化'的一年。波動性的減弱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將使得消費者可以有效受益于經濟增長。然而,日本加息或美國關稅走向等政治決策可能會對經濟增長產生重大影響。未來,企業在把握消費者樂觀情緒的同時,也應為可能出現的貿易擾動充分做好準備。"
中國大陸經濟展望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預計,在刺激力度加大和更有利基數效應的推動下,2025年中國大陸地區經濟增速將穩定在4.5%。為延續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態勢,聚焦消費、地產和物價三大關鍵詞,中國大陸地區自去年9月起陸續出臺了一系列經濟刺激措施。預計這些舉措將有效助益其2025年的經濟表現。
與此同時,預計2025年中國大陸消費者對國內旅游的需求仍將保持在高位,而國際旅游需求可能因預算受限而受到一定抑制。此外,在政府以舊換新政策的支持下,家電和電子產品的消費需求可能會適度改善,而醫療保健和教育需求則仍將保持穩定。
"2025年,各國政府接連出臺的各類政策可能會產生可觀的連鎖反應。例如,東北亞出境游的減少,將部分導致亞太旅游業的恢復步伐放緩。中國大陸和日本能否實現經濟的穩定增長,將決定亞太旅游業的未來。此外,盡管美國加征關稅會帶來不確定性,但通過加強區域內、數據和服務貿易,有望抵消部分影響。"馬德威補充道。
重點趨勢
1. 價格優先:旅游"平替"和大眾服飾
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發現,全球游客傾向于選擇那些與熱門景點體驗相似,但價格更低且人流量更少的目的地。這些旅游"平替"增長日益加快,酒店預訂量也呈現較高的同比增幅。例如,擁有迷人海灘和寧靜風景的印度尼西亞龍目島,就成為巴厘島的理想平替;而不見高昂物價和洶涌人潮的日本福岡,也成為了替代東京的好選擇。
同樣,消費者也正在尋求性價比更高的服飾選擇。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發現,截至報告發布時,全球大眾服飾品牌的平均增速比奢侈品牌高出7%。而在日本,日元貶值促進了游客在奢侈品方面的消費,導致高端品牌的增速相比大眾市場品牌高出14%。
2. 移民與貨幣
本年度展望報告強調了匯款對亞太地區經濟體的重要作用——全球排名前五的收款國中有四個位于亞太,分別是印度、中國、菲律賓和巴基斯坦。盡管這些經濟體因人口外流而損失了部分人力資本,但匯款也從另一方面保障了中低收入群體的生存。在南亞各國,匯款的地位尤為突出:在斯里蘭卡與孟加拉國,匯款占GDP的比重分別為逾6%和5%。
3. "她經濟"
通過分析經合組織(OECD)數據,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發現,在接受調查的46個經濟體中,有38個經濟體的女性周期性勞動力參與率已完全恢復至2019年水平,而只有23個經濟體的男性參與率有所上升。在印度,數據差異則尤其明顯,2019至2023年間,25至54歲女性的參與率上升了12%,而同年齡段男性的參與率僅上升了1%。
在亞洲及大洋洲,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2025年經濟展望覆蓋了13個市場[1],使用了多種公開和專有數據集(包括萬事達卡交易活動的匯總和匿名數據)以及經濟活動估算模型。點擊此處,可查看萬事達卡經濟研究所的其它報告和洞見。
[1] 澳大利亞、中國大陸地區、中國香港地區、印度、印度尼西亞、日本、馬來西亞、新西蘭、菲律賓、新加坡、韓國、中國臺灣地區和泰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