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如何運用“鏈經濟+AI”實現新發展?
在經濟社會的發展歷程中,民營企業始終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
從1978年燃起的星星之火,到如今成為推動經濟發展、促進就業的重要力量,民營企業已經占據了經濟社會的“半壁江山”。相關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我國民營企業數量超過4700萬家,貢獻了 50% 以上的稅收,60% 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 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 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可以說,民營經濟不僅是我國經濟的活力源泉,更是社會創新與發展的關鍵引擎。
然而,當下民營企業的發展卻面臨諸多困境。從外部環境看,全球經濟形勢復雜多變,出口受限;國內市場競爭激烈,原材料價格波動大,成本不斷攀升。從內部來看,融資難、融資貴一直是制約民營企業發展的瓶頸,限制了企業的擴張和創新;同時,高端人才匱乏,技術創新能力不足,使得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難以占據優勢。而近期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再次引發了全社會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關注,同時也對民營企業的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在新時代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
鏈經濟商業模式,正在成為民營企業突破發展瓶頸的有效路徑。通過整合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資金鏈、信息鏈、市場鏈,以六鏈深度融合形成協同效應,強化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全方位賦能產業生態,實現全鏈條協同運作,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整體效率,打通民營企業發展的難點、堵點,提升整體競爭力。
與此同時,鏈經濟商業模式與 AI 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更是為民營企業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AI 可以優化供應鏈管理,通過大數據分析預測市場需求,實現產銷精準對接,提升企業市場響應速度,不僅提升了核心競爭力,還為企業開辟了更多增長空間,加快實現數字化轉型。
近期的民營企業座談會為民營企業發展釋放出積極信號。民營企業應抓住機遇,積極擁抱鏈經濟和 AI 技術,實現轉型升級,在新時代的浪潮中乘風破浪,繼續書寫輝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