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戰略定位公司,咨詢收費為何能夠高達千萬
近日一條名為《中國最貴的四大品牌營銷咨詢公司》的抖音短視頻橫空出世,炸開了營銷圈自媒體的一波熱烈討論。視頻作者樂叔總結了當前國內最貴的四大品牌營銷咨詢公司,話題熱度一時爆量霸榜營銷圈,引發熱烈討論。
視頻中樂叔指出,中國最貴四大營銷咨詢公司中,第一位是特勞特公司,收費2000萬一年,今后還要漲價,以后找他服務的企業要么給5000萬、要么給股權。第二位是君智咨詢,收費高達2000萬一年,波斯登就是君智一手救活的,5年幫助5家企業營收突破百億大關。第三位是東極定位,他拒絕服務國外品牌,只給民族品牌做戰略定位,報價1200萬一年;第四位是華與華,500萬以下不接,開創了超級符號。
這些頭部咨詢公司所服務的客戶,有很多都是上市或擬上市公司,其財報或招股說明書中,往往都會透露與這些營銷戰略咨詢公司合作的具體價格。通過研究查閱這些咨詢公司所服務客戶的財務報表可以發現,其咨詢收費確實很高,尤其是特勞特、里斯、君智、東極等戰略定位類咨詢公司。所以,橫向對比奧美、麥肯錫等老牌咨詢公司,都是做企業戰略咨詢,為何戰略定位咨詢公司能夠收費上千萬?
成功的企業往往需要大量智慧外腦
20年前,華為花費數十億元拜師IBM,訴求企業管理上的戰略變革,實施“IT策略與規劃”,其中打造集成供應鏈為戰略核心。任正非指出:“集成供應鏈解決了,企業管理問題基本就全部解決了。”華為這場脫胎換骨的管理變革,推動了他帶領中國科技走向世界舞臺的進程。而作為超級智慧外腦的IBM,則在企業戰略上幫助華為突破瓶頸,從小作坊式生產完成向國際化企業的演變。
1997年的圣誕節,任正非除了豪擲數十億拜師IBM,還重點考察了休斯、朗訊和惠普3家世界級企業,虔誠拜師學藝。至今,華為依舊高度重視企業戰略與智慧外腦的價值,聘請了許多不同類型的咨詢公司。
20年后的今天,大量成功企業不斷發掘智慧外腦的巨大價值。定位理論,在經過特勞特、里斯、君智、東極為代表的四大戰略定位咨詢公司的中國本土化創新下,已成功匹配并形成了針對中國商業的戰略體系,成為了眾多中國企業首選的智慧外腦。
王老吉涼茶、勁霸夾克、香飄飄奶茶、青花郎、瓜子二手車等企業先后選擇特勞特。飛鶴奶粉、波司登、雅迪電動車、小仙燉、分眾傳媒等企業先后選擇君智咨詢。茅臺集團、長城汽車、君樂寶集團、今麥郎、愛瑪電動車等企業先后選擇里斯咨詢;燕之屋、比心陪練、玲瓏輪胎、好人家、勁仔小魚、貓人內衣、范德安泳裝、喬氏臺球等品牌先后選擇東極定位。在這些選擇定位咨詢外腦的企業中,不乏行業龍頭,更有不少企業已跨過百億甚至千億大關,正在沖擊國際市場。不難看出,越是成功的企業往往越需要智慧外腦。
定位咨詢屬于高壓行業,充滿機遇挑戰
2017年,鄧德隆先生曾在《波士堂》節目中,揭開特勞特公司的神秘面紗,全面詮釋了這家中國最貴戰略咨詢公司為何如此霸氣。鄧德隆被稱為中國定位第一人,他帶領的特勞特中國咨詢團隊多年扎根中國市場,運用戰略定位思維協助眾多企業成為行業典范。
節目中,鄧德隆霸氣回應提問,提出:咨詢費至少5000萬起步,要不就用公司股權抵扣,其二,咨詢服務的合作對象必須是企業的一把手。
其實不止于特勞特,無論里斯、君智亦或東極,定位咨詢對于企業本身而言,就是一件高壓卻充滿機遇挑戰的項目。高壓在于高昂的費用和復雜繁復的定位過程,機遇挑戰則在于企業在面臨競爭和變革時的蛻變升華。
定位咨詢在于解決企業發展的方向問題,正如華為如果沒有準確的國際化戰略定位,哪怕請教再多IBM、SAP來解決運營效益也無濟于事,因為企業無法摸清發展的方向在哪里。其次,企業家在正式為企業進行定位之前,應當懷有去改造整個行業或者是再造整個行業的企圖心,這樣一份心智下,是巨大的責任感、使命感,通常伴隨各式各樣的煎熬和抉擇。
對戰略定位專家來說同樣如此,必須協助企業解決重大競爭性難題,精準確立戰略定位,集中企業海量資源于一孔,不能有任何閃失,所以往往面臨巨大的心理壓力,屬于典型的高壓行業。
瓜子二手車創業初期,業務收入微薄,支付特勞特的咨詢費由股權抵扣。面對十幾個億的廣告投放,瓜子二手車楊永浩不曾猶豫,幾年時間內精準把握戰略節奏和企業定位,成功打造出從二手車c2c交易的領導者地位。其過程的壓力、艱辛不言而喻。
2022年,一篇名為《那個將自己燃燒成一團火焰的男人》的商業人物專訪,引發中國燈飾界大量關注。主人公是松偉燈飾董事長謝偉,將定位咨詢比作,能夠打破僵化思維實現跨越式發展的外腦。這也是為什么松偉燈飾耗資千萬咨詢費與東極定位戰略合作。
對于定位公司來說,較高的收費門檻不僅可以篩選掉抗風險能力弱的企業,也可以看出最高決策層是否有強烈的進取意愿,以及對于戰略的重視與決心。舍得拿出這筆錢來做戰略定位咨詢的企業家,不管企業體量大小,都足以見得企業家自身的魄力和格局。
咨詢公司往往與優秀企業共生生態
商業領域的戰略理論,若想要保持旺盛的勝利,不僅僅需要應用層面的實踐反哺,也更需要行業引領者在理論層面上進行創新和發展。唯有如此,定位理論以及定位咨詢企業才能不斷升級進化,更好服務于實踐,適應營銷環境的變遷,尤其在當下中國這樣高速發展且同質化競爭激烈的市場。
定位咨詢的升級改造在不斷進化。特勞特公司,結合大哲學家李澤厚的思想,持續深化定位理論的哲學意義。里斯公司,將達爾文進化論融入定位理論,強調品類戰略創新。君智咨詢,倡導力出一孔,在《孫子兵法》中借力中國競爭智慧。東極定位,堅持服務民族品牌,從民族品牌視角推動定位理論的本土化創新與升級。可以看見,定位咨詢本土化下,一眾企業打開上升通道,無論從最早期的王老吉、飛鶴奶粉,或是如今的燕之屋、波司登,企業發展越是蓬勃,其背后定位咨詢的身影也越是活躍。優秀的企業和定位咨詢公司往往相輔相成,形成共生生態。
定位咨詢進入中國短短20年,一部定位史,半部商戰史。定位理論和眾多企業共同為高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中國商業正處關鍵節點,從傳統制造大國向科技強國、品牌強國的轉型需要各方強有力支撐,而中國企業的強勢騰飛是最有力的中堅力量。放眼未來,夯實腳下,我們期待著戰略定位咨詢公司能夠助力更多中國企業,書寫更多商業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