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沈尹默誕辰140周年 生命書屋快閃開張 聚焦生命教育
3月17日下午,一場特殊的“讀書會”在虹口區四川北路街道社區文化活動中心內舉行。這場以“生機盎然 未來可期”為主題的活動,主旨是紀念大師沈尹默誕辰140周年,而現場參與的社區居民則大多可以說是沈尹默的“鄰居”——從1946年到1971年,大師的家就安在文化中心的對面海倫路504號。
紀念沈尹默誕辰140周年人生讀書會現場
活動現場最受關注的嘉賓當數沈尹默弟子陳梅璋,而他同樣也是四川北路街道的老居民。當年還在讀小學的他有幸得到了大師的真傳,作為傳承者,他也一直向老師學習,致力于普及書法文化。“書法不僅僅是拿筆寫字那么簡單,書法是各方面知識的積累,希望現在的年輕人安下心來,不帶著功利之心地學習書法。”在活動后接受媒體采訪時,陳梅璋對有志于書法的年輕人充滿期待。
沈尹默弟子陳梅璋講述老師對自己人生的影響
一進入活動現場,古色古香的環境很快就把觀眾代入到了詩詞與書法的意境中,現場嘉賓用視頻和口述的方式介紹沈老的生平,用對談方式介紹沈老的詩詞作品和其歷史背景,在古琴的演奏聲中,大家再次吟誦起詩詞,品鑒起墨寶。活動現場還展陳了沈尹默各時期的代表作品,讓與會人員近距離地感受一代巨匠的精湛技藝。
值得一提的是,上世紀末,陳梅璋曾為沈尹默先生在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設立衣冠冢,也讓世人有了一個可以祭拜這位文化巨匠的地方。“很多人知道沈尹默這個名字是因為電視劇《覺醒年代》,也有一些人是因為沈尹默的書法作品而走近他,但先生作為學者和教育家、新文化運動先驅的各個人生側面,同樣值得我們紀念。”陳梅璋說。
位于上海福壽園人文紀念公園的沈尹默衣冠冢
為了將對大師的敬仰與懷念延續深化,主辦方也在現場精心設置了沈尹默詩歌誦讀解析環節,并邀請著名古琴演奏家杜金鵬現場即興伴奏。正如陳梅璋所說。沈尹默不僅是現代書法家,也是新文化運動的先驅之一。這場讀書會旨在突出沈老在教育界的影響力,用其詩詞和書法作品襯托其品性。
據悉,活動結束后,當天部分展陳仍然會留在文化中心現場,成為一家“生命書屋快閃店”。主辦方中國中福實業集團生命書屋負責人李經衡介紹,生命書屋今年共將“快閃”9次,每期都以一位名家為切口,通過人生讀書會、生命桌游等形式,聚焦生命教育,探討生命意義。
部分展陳將留在現場,成為生命書屋快閃店
在生命書屋里,每期紀念一位名人大咖,例如書壇巨匠沈尹默,書屋選址的文化中心對面就是沈尹默故居,接下來會陸續聚焦程乃珊、鄭振鐸等人,書屋的選址同樣會反映名人的生活軌跡,讓與會人員身臨其境地感受一方水土與一方人的聯系。未來,生命書屋也會建立旗艦店,通過永久的展陳與建立,讓大家久久地思考,生命的意義究竟是什么,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中福實業集團生命書屋負責人李經衡看來,“每個人都是一本書,懷念他,是看他的一生給我們這個世界、這個城市帶來了什么,這是一種很好的教育。”生命書屋便是在實踐這一理念,這樣以生命為主題的文化形式在國外有許多——在荷蘭首都阿姆斯特丹,有一家書店,它向普通人征集個人影像,放在店里展陳,這樣一來,個人的故事就變成城市人文歷史的一部分,其實每個人都有保存各種影像的價值,紀念,就是把一個人在這個世界上留存下來的方式。
中福實業集團生命書屋負責人李經衡介紹項目由來
生命教育是一門必修課,對青少年的人格形成有著重要影響。生命教育也絕不是照本宣科就能完成,為此,生命書屋通過“人生讀書會”“生命桌游”等形式,深化主旨。生命桌游看似和普通桌游沒什么不同,但玩起來就發現,涉及的問題都有些沉重:為自己寫一個墓志銘,你認為你現在處在生命的哪個階段?用游戲的方式思考人生,重視生命的價值。
生命教育推廣員顧洋介紹生命桌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