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省首屆殘疾人征文大賽頒獎盛典暨聾人創業兩周年活動隆重舉行
中國商報陜西報道(記者朱清平) 29日下午2時,淅瀝的細雨聲伴隨著《國歌》莊嚴的音響聲,歡聚在西安西咸新區惠森殘疾人報務中心大禮堂內的上千位聾人,以群體手語的形式,“唱”出了心中對祖國無以言表的熾熱之情,正式拉開了陜西省首屆殘疾人征文大賽頒獎盛典暨“陽光島”聾人創業兩周年慶典活動的序幕。
參加當天活動的有省、市、區政府部門相關領導,兄弟協會組織負責人,愛心企業人士,和來自全國部分省市聾人代表團成員以及眾多媒體記者,共計1200多人。會議由愛心企業家丁心慧主持,主席臺配備了專業的手語師進行同步翻譯。
(圖為慶典會場)
西安市殘疾人勞動服務就業中心副主任姚偉在致辭中說:“這次慶典活動,如同星星之火,點亮更多殘疾人朋友的創業之火。我希望他們在創業的道路上有一番勵志之舉,從而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今天來到會場,看到有這么多的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和志愿者,說明全社會都在關注者我們殘疾人,也給了我們殘疾人眾多的創業的平臺和機會。我相信,只要努力,我們就一定能夠成就個人價值,點亮自己的人生夢想。”
丁心慧說,聾人,是聽力因先天遺傳或后天人為因素而受損的殘疾人,也叫聽力障礙者。根據最近一期的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中國大約有2075萬聽障人,包括弱聽、重聽、老化聾等。他們的特殊之處,就是由于他們聽不見,說不了話,談話的形式(方式)、習慣與一般人不同,自然形成手語群體。除此之外,他們智力與體力的發展,是完全和正常人一樣的,正常人所能做的工作,聾啞人也同樣可以做。國家勞動部早在1956年就出臺了關于協助聾啞人就業的通知。我們今天服務殘疾人,工作需要愛心,耐心,更需要創新,而西咸新區惠森殘疾人服務中心在這方面就做了大量有益的嘗試。
陜西惠森集團董事長、西咸新區惠森殘疾人服務中心主任呂冬青在當天的致辭中對中心通力扶持的陜西龍人奇跡商貿公司‘陽光島’聾人創業兩周年活動給予了高度評價。她極富詩意地說:“窗外雖然陰雨綿綿,但依然阻擋不住我們上千人歡聚一堂。我相信,這一定是我們每一個來參會的人內心的力量,想在這里見證追逐夢想的奇跡和踏平生活坎坷的鏗鏘。”
惠森服殘疾人務中心是由西咸新區民政部門批準成立的一家非營利性單位,重點開展殘疾人集中托養、殘疾人康復、殘疾人培訓、殘疾人就業等服務項目。目前,已完善了殘疾人技能培訓基地、傳統中醫診脈、中醫針炙理療、高科技細胞檢測、嫡旋同頻共振調理、粒子靶向導入等康復設施,開辟出了一條傳統中醫和現代高科技相結合的殘疾人康復調理的新途徑。呂冬青說,“中心注重特殊人群內心世界的建設,平衡他們精神的需求,搭建他們創業的平臺,扶持他們內心的力量。我們的聾人團隊,在兩年疫情期間,一步步艱難前行,如爬山、如趟河,趟過了一條條崎嶇泥濘的小路,用自己的頑強的力量打開上帝為他們留下的那一扇窗戶。今天,我們歡聚一堂,為他們在已往無比艱難的兩周年和奮力拼搏的兩周年舉行慶典,人們熱烈的掌聲見證著他們每一個努力的瞬間,他們活出生命的精彩、自尊、自信、自強、自立,于逆境中追求進步、在殘缺里創造幸福,同全國人民一道,在新時代廣闊舞臺上,不斷迸發生命的光彩!如此頑強的生命,就是值得、也配得所有人的支持和幫助。”
在日常工作中,惠森殘疾人服務中心通過一系列的能培訓和才藝大賽,增強了殘疾人的生活信心和動力。他們利用了工作網絡和基層服務網點穩定的服務隊伍,進一步完善和健全了殘疾人康復員、協調員的培訓機制,在預防、保健、康復、健康、教育上為殘疾人提供服務。同時,加強了與用人單位的聯系溝通,尋求更多的就業崗位,以多種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他們工作的重點,則放在鼓勵和支持殘疾人積極自立創業上,并給予啟動資金的扶持。
(圖為會議間歇,惠森殘疾人服務中心主任呂冬青(中)與會議代表親切交流)
陜西威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聾人創業“陪跑團”團長張小虎在當天的會議上做了精彩發言。他們定義的“陪跑團”即自愿者團隊,由眾多愛心企業人士組成,陪著指導聾人創業團隊創業,“陪創業、陪人、陪資,一起干事業”。張小虎說,他們用兩年的時間,探索出了以“愛心企業+志愿者+聾人”三位一體的“陪跑創業”模式,支持和幫助殘疾人創業。他們的聾人旅行社,在兩年中接待報務了一萬多聾人;他們的健康生活館,45天達到了5萬元的營業額;他們在線上40天推廣農產品8500多人;十個聾人社團組織,每年開展活動一百多場。接下來,將有百對聾人漢服集體婚禮、百對聾人老人漢服金婚典禮以及中國首屆聾人創業博覽會。
在當天的會議大廳,懸掛著數百條愛心企業的祝賀條幅。西安國際醫學投資股份有限公司工會主席、行政管理部總經理廖勇做為愛心企業家代表,在發言中說:“剛才聆聽了聾人團隊張慧董事長的報告,觀看了聾人團隊的創業成果,現場感受到了大家澎湃的激情,我發自內心地向自強不息的聾人企業家、聾人朋友們深表敬意和喝彩。”他表示,“以后要進一步加強與惠森殘疾人服務中心的合作與支持。”有資料顯示,這家企業做為西北第一家上市公司,曾在2008年抗震救災、2010年玉樹地震、2020年遠赴湖北抗擊疫情中,是全國民營醫療機構馳援人數最多的隊伍。他們情系殘障人士、山區教育、健康扶貧,啟動陜西第一個億元慈善基金“仁心健康工程”,對殘障者開辟了單獨的綠色就醫通道和康復手段。
在眾多愛心企業的幫助下,聾人們用自己的努力,以市場目標為導向,開拓創新,贏得了社會的認可,贏得了利場的口碑。在當天的活動中,西安市信用協會正式吸收聾人企業為會員單位,并舉行了授牌儀式。
陜西聾人奇跡陽光島董事長張慧,在當天的會議上與陜西瑞琪創益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陜西西文藝博文化產業有限公司、陜西天奕仲倫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總、抖音MCN·抖快創管理機構、西安健齒象口腔醫療集團、陜西念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進行了幫扶合作簽約儀式。
會議對陜西省“勵志人生·點亮夢想”殘疾人征文大賽活動獲獎作者、組織者進行了隆重表彰。
(圖為組委會為獲獎作者頒獎)
西咸新區殘聯副理事長王峰在致辭中說:“本次征文大賽,是2022年2月26日,由區殘聯組織發起,由惠森殘疾人服務中心承辦的一次大型的征文活動。歷時一年多,評委會共收到來自全省殘疾人朋友投稿568篇,經過組織征集、篩選來稿和專家評審,共產生一、二、三等獎10名,優秀獎15名,組織獎6名,愛心大使9名。獲獎稿件作者,歷經各種坎坷,卻從不向命運低頭,從深層次迸發出的催人上進的主旋律感人至深。他們用自己和身邊的身殘志堅的榜樣,喚起更多的殘疾人朋友熱愛生活,勇于向命運挑戰,活出了自我,活出了質量,為社會做出了貢獻。”
大會評委會對兩位一等獎獲得者之一的溫西順的評價是:“58歲的老黨員,是一名重度殘疾人,而他身兼數職,是社區的殘疾人專職委員,不但自己一心撲在殘疾人服務的工作上,還帶領數名殘疾人組建志愿者服務隊,資助貧困學生,為災區捐款數十萬元,捐物數百件。”另一位一等獎獲得者段宗亮,“身高永遠定格在1.2米,可想而知他的童年,讀完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艱辛和痛苦。就是他,以世界演講激動大師尼克·胡哲,還有約翰·庫提斯、張海迪等身殘志堅的勵志人物作為榜樣。在大學期間就自己創業,兼職工作,為自己賺取生活費。大學畢業后,通過幾年的努力,不斷學習,在電商事業中達到了人生的巔峰,在淘寶店個人業績總銷售額近一千萬元。自己還成立了電子商務線上教育培訓機構,出版了《淘寶大曝光》電商運營書籍。而二等獎獲得者馮建旭,“以一篇讓《生命化成蝶》的來稿,把我們又帶到了他的世界里,自強自立,一心鉆研醫學,用知識武裝自己,通過了成人高考,創辦街道衛生室,特別是在兒科疾病治療中創立了自己的治療體系,成為遠近馳名的兒科專家。”
本次征文大賽,陜西省世聯慈善基金會、陜西惠森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西安龍人奇跡商貿有限公司、陜西威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陜西榮德人力資源有限公司、斗門街道辦事處民政科獲組織獎;侯冬民、宋念慶、郭偉容、吳艷 張亞維、張琪、黨輝、梁譯之、相為被授予愛心大使證書。
(圖為聾人藝術團表演精彩節目)
在當天的慶典儀式上,聾人藝術團表演了精彩的架子鼓《歌唱祖國》、開場舞《歡聚一堂》和《扇拳組合》、《梨花頌》等十數個精致的文藝節目。